20岁的《千与千寻》,为何能一直屹立在日本动画的巅峰位置?

因域名部分地区污染打不开,现更换新域名:zuisiji.top

用户已同步转移

01.传奇造就传奇

日本动画业界,有这么一个神话让无数动画爱好者深信不疑、敬佩不已。

1986年,一个在业界闯荡了二十余年的动画人在完成《天空之城》震惊世界动画迷的动画电影后流露出想要隐退的想法;

然而仅过了两年,他又拿出《龙猫》打了所有观众一个措手不及,并在往后的几年时间里,蓄力再创作出《魔女宅急便》、《红猪》等作品,留给无数观众美好幻想后,再次宣布隐退;

又过了两年,这位老头依旧闲不住自己的脑子和手,用一部《幽灵公主》拿下当年的日本电影票房冠军后,说出“这次是最后隐退”的话后,消失在公众面前;

然而在这期间,他最得意的弟子,也是公认的最合适接他班的近藤喜文因过劳而死,加之公司新推出的动画在票房上的失利、《幽灵公主》的票房被一部外国真人电影所超,使他不甘安于现状,他宣布再再再次出山…

这位在工作与隐退的边界中反复横跳的动画人便是宫崎骏,人称“不了神话”。

在这次复出之后,他拿出了一部以316亿日元的票房,蝉联日本电影票房榜首近20年的动画电影—《千与千寻》。

此外,这部动画电影还在后来拿下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柏林电影节金熊奖最佳影片等各地区电影领域中最高段位的奖项。

在上映20年后,仍被无数观众所赞扬、传唱,可谓是能够代表日本动画上限的作品。

今年正是《千与千寻》上映20周年,在元旦时,吉卜力官方就公布了一张由安藤雅司(《千与千寻》的作画监督)所绘制的千寻与白龙的牵手图,以作为新年祝福和纪念贺图,献给所有热爱吉卜力、热爱这部动画电影的观众。

能够作为动画公司开年贺图,也足以证明它在动画历史上的地位之高。

尽管在票房上,《千与千寻》的传奇被前年上映的《鬼灭之刃:无限列车篇》所打破,但这也仅是认证了无论是动画业界还是受众的口味,都在这些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票房被超,不过是电影竞争的常态。

但票房成绩只能说是衡量一部作品优秀与否的标准之一,对于很多人而言,《千与千寻》票房成绩已经无关要紧,其在剧情、美术上的价值,其实早已远超经济上的价值,这便是这部作品在20年后的今天,仍屹立在日漫巅峰位置的原因。

只是20年后过去了,日本动画业界诞生了无数部题材各异、作画突出的作品,在动画电影领域,也不乏佳作,可为何还是没有一部作品,能够将《千与千寻》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替换掉呢?

下面我将从它的剧情结构、制作背景、社会隐喻等角度,解读这部由传奇者创作的传奇动画。

02.常看常新

也许,《千与千寻》的剧情简介已经无需多言,这部已在影院、电视、流媒体上放映过无数次的动画电影,早已刻入了动画爱好者的DNA之中。

只是关于它诞生的经历,至今仍鲜为人知;其对日本社会历史、经济状况的折射,则因为我们没有了解当时日本的整个大环境而难以理解。

因此只有补足了这两点,我们方才能挖掘到《千与千寻》那隐藏在细节中的真正价值。

1998年,吉卜力全体上下都在围绕着高畑勋筹备《邻居家的山田君》。

无论是负责筹备的委员会成员还是参与动画制作的员工,都预想着这部讲述平凡的山田一家人日常生活的故事,会是一部老少皆宜的合家欢动画,因此都在为其全力以赴而忙活着。除了宫崎骏以外。

此时的闲不下来的宫崎骏正构想着自己的新作:

以地震后的东京为舞台,故事将围绕着一名喜欢在大众浴室的烟囱上画画的,二十岁且名叫“玲”的女孩而展开。随着故事的发展,她会因一场意外被卷入一个阴谋当中,其幕后黑手则是一位六十多岁的大叔。

在争斗中,两位年龄相差悬殊的男女感情会相互碰撞,最终互有好感,迎向结局。

当宫崎骏把自己的想法告诉挚友,亦是吉卜力的建立者铃木敏夫时,虽得到了“莫名其妙的恋爱故事”的评价,却也同意他放手去做,毕竟一直以来两人都是在相互容纳对方的任性后,打造出吉卜力这一动画王国的。

于是,宫崎骏着手开始创作这个莫名其妙的点子,铃木敏夫则继续忙于《山田君》的制作。就在两人忙活期间,一部叫《跳跃大搜查线》的剧场版电影上映,让这个故事的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式的转变。

这是一个“反传统”的警察故事,没有捉摸不透的疑案推理,也没有正反两方惊心动魄的生死搏斗,而是以幽默的对白,讲述基层警察的甘苦与哀乐,也会时不时穿插一些反应警政界不合理现象与制度的现实问题。

该作在当时的日本赢得了热烈反响,而在铃木敏夫看来,这也许才是年轻人爱看的故事,也是一个时代的反映。

为此,他也想推出一部能够反映现实的动画,带着这一想法,铃木敏夫前去拜访宫崎骏,准备商讨一个新的故事。

然而,此时已经离宫崎骏提出那个莫名其妙的“忘年之恋”已有一年的时间,一直在工作室中忙碌的宫崎骏已经将故事大纲、各种设定稿贴满了整面墙壁,正准备着将整个故事成型。

预想到定会打击宫崎骏的铃木敏夫开口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我们应该意识到年轻人的气氛,做一部类似于《大搜查线》那样的充满时代性的作品。作为多年的老友,宫崎骏很快便琢磨出对方的意思,便将那贴满墙的草稿一张张撕下,扔到垃圾桶里。

这一画面,铃木敏夫至今仍未忘记。

所幸两人的交情还没脆弱到会因为对方一语否定筹备一年的构思而破裂,在得知了铃木敏夫的意愿之后,宫崎骏开始倾听对方的打算。

正巧他们两人有一位共同认识的同事,名叫奥田诚治,其名叫“千晶”的女儿在那年刚满十岁,每年的夏天她都会与父母来到宫崎骏所在的信州游玩,两人都非常喜爱这一可爱的小女孩。

为此,宫崎骏想要制作一部给千晶看的动画,换言之是一部以她为原型而创作的动画,而故事的舞台就设置在保留有大量江户时代的历史建筑的野外博物馆。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地方也是铃木敏夫最喜爱的博物馆。

不得不再次感叹两人的连接之深、对“任性”的接纳力度之大,在宫崎骏一年的心血被铃木敏夫抛下之后,前者竟以后者最喜爱的人和事为筹码,用三言两语的构思使其同意新作的背景。

一拍即合之后,两人着手筹备这部新作,但既然是要反映时代背景,就需要在剧情和画面中隐藏一些细节,折射现实。

要说年仅十岁的千晶身上最能代表时代的属性,便是“迷失的一代”了。

上世纪60-80年代,在一系列政策扶持之下,日本经济飞速成长,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这个资源匮乏的小岛国就跃升成为位居世界前列的发达国家。

只是过于飞速的发展终会迎来反噬,自90年代起,日本就受泡沫经济崩溃引发的后遗症影响,日本经济长期低迷,在这一环境下出生的日本人,就被学者称为“迷失的一代”。

若是将《千与千寻》上映的时间作为故事发展时的年份,那么我们的主角荻野千寻(10岁)正巧与千晶出生于同一时期。

而整个故事,无不折射了当时的日本国情:例如开头,千寻一家之所以会迷失在另一个世界,是因为他们的车是从20号国道转入21号国道。

这一抄近路的行为,正是反映20世纪的前辈们在经济发展上走了捷径,故让后辈们所处的21世纪的日本经济开始迷失。尽管千寻察觉到前路的不对,但却无力改变父辈的想法,只能随波逐流,逐渐迷失。

当一家人来到异世界中的餐馆时,父母开始不顾后果,在无人经营的饭店里肆无忌惮地食用不断送上来的食物。同样的,千寻虽试图阻止父母的行为,但在父亲看来,自己有能力用信用卡、现金等方式去支付相应的费用,无需过多担心现状。

然而,在贪婪心理的驱使下,千寻的父母开始不自觉不停进食,最终变成两头容颜丑陋的肥猪。

显然,这一段上世纪70、80年代的日本人们,因为盲目追求“先用后付”的支付方式,营造出经济繁荣的假象。被蛊惑的人们展露出贪婪的一面,开始不顾实际情况地花费未来的钱。

当然,如果仅仅是贪婪,那可能还不至于造成这样的灾难,在此之上日本人还有着一个更核心的诱因:对认同感的极度渴望!

因为环境狭小和历史发展的原因,日本这个岛国甭管是物质还是精神文化都假借于外部世界,如我们的文化就对日本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从而也使得日本人在骨子里流淌着“文化自卑”的血液,也迫不及待地寻求认可。

这个事情在二战的时候就体现了一次,而上世纪7080年代恰逢的发展机遇也进一步放大了日本人寻求认同的野心,或者说正是因为有了这份惦记,他们方才会用竭嘶底里的力量去助推经济泡沫的膨胀,最终也才导致了这样的悲剧。

说到这里你们想到了什么?没错,正是动画里的无脸男。

长久以来他都是孤独一人,也一直渴望着他人的认可和关爱。

是千寻的出现让他初尝到了友情的美好,而金子的出现(自己用法术变的)则让他体会到了这种美好的来之轻易,也可以说是权力的无穷魅力,并走上了越发癫狂的贪婪之路。

在我看来,无脸男的经历简直就是对上世纪7080年代纸醉金迷的日本人的最极致映射了。

至于那位拒绝了食物的千寻则是宫崎骏心目中,新时代年轻人的代表。

在宫崎骏眼里,他希望未来的年轻一代不要走老一辈的歪路、随波逐流,而是学会寻找机遇,敢于挑战这个不合理的世界。

在《千与千寻》这个奇妙的世界,就有汤婆婆与无脸男、白龙这些代表社会两面的角色。

当千寻为寻求解救父母、并在异世界生存下去的方法时,她来到汤婆婆的澡堂工作。在汤婆婆眼里,每一位员工都不过是为她赚钱的工具,而为她工作的人都会被拿掉名字。

看到这里你们又会想到什么?是觉得宫崎骏在讽刺日复一日的劳活在泯灭人性吗?

错了,大错特错了!

虽然名字的丢失有着希望、未来、自由等被扼杀的寓意,但这样的困局并不来源于“日复一日的工作”,而是经济泡沫崩毁这个社会背景。是它让日本的年轻一代看不到未来,并让他们陷入了低欲望之中。

汤婆婆拿掉名字的行为其实是对经济泡沫崩溃这个状况的映射

此外,这种低欲望也催生出了一批“巨婴”,他们从年少开始就理直气壮啃老,而更极端者甚至还能在家中一蹲就是好几十年。

如素有日本第一宅男之称的真树,从16岁开始蜗居,现已40多岁也一直维持这个状况。

而另一个代表当属76岁的日本老人手刃啃老儿子的悲剧。

这些事例都无不在告诉我们低欲望化的日本社会究竟面临着何等严峻的问题,同时在剧中宫崎骏也用坊宝宝这位写实的巨婴来映射这个群体。

那该如何是好?宫崎骏给出的解答是:不要带着悲伤的心态去看待未来,将手头上的每一点小事尽善尽美地做好。

于是他借白龙的话“只要有工作,汤婆婆就奈何不了我们”,试图告诉我们只要肯继续勤勤恳恳的工作,至少还能让社会持续运转下去。

也用微小如尘埃的煤球小精灵的工作,来强调一点一滴的力量聚集起来就能够维持锅炉(社会)运转的道理。

再者还是坊宝宝,经过千寻的教导后,剧末的他已经放下了暴躁脾性,同时还参与到钱婆婆安排的头绳编织中去。

要知道这条“微不足道”的头绳在最后还起到了关键作用呢。

这就是宫崎骏在作品里埋下的“关怀”,他一直对未来持有着理性的乐观,也用了一种最契合实际的方式提出了“尽善尽美的做好每一件小事”的呼吁。

当然啦,呼吁归呼吁,日本人究竟能够做到什么样子,那还是他们自个儿的选择,又或者说在某些方面上,他们就一直在辜负宫崎骏的期望。

在千寻所接待的客人之中,就有一位面容像老头的神仙,由于他的身体上沾满了垃圾,且散发着恶臭,人们都将误以为他是地位低下的腐烂神,便让千寻用最低级澡盆为其清洗。

这个肮脏的河神亦是反映了上个世纪7、80年代的日本自然环境,彼时的日本为了大力发展经济,而开始掠夺自然物资、大肆破坏环境,将生活、工业垃圾排放至水沟,而河神作为自然的守护者,自然是首当其冲。

最终在千寻的一番清洗之下,河神终于焕然一新,众人也才发现他是著名的河川主人,明白他是被人类所害。

只是动画总能带给人们一个美好的想象,在现实里,我们用不到汤屋的澡盆去清洗河中的垃圾,或者说,真正需要清洗的不是河川这样的实物,而是像神那样飘缈的人心。

在上世纪50年代,日本南部九州有一个叫水俣的小镇,这里的居民大多以渔业为生。然而自1939年起,附近的一家氮肥公司就一直将生产的废水排放到居民们赖以生存的河川之中。

直到1972年,当地环境厅调查后方才得知废水含有大量的汞,在水体中的汞又被鱼所食用,转化为有毒的基汞。而在当人食用这些被污染的鱼后,则容易患上一种怪病,严重者甚至会面部呆痴、全身麻痹,直至躬身狂叫而死。

仅是在水俣镇,就有近两百名的患者,有50多人因此丧生;据当地报道,这只是环境厅能找到的患者,实际上受害的居民可能有万余人。

显然这并非是天灾而是人祸,如果工厂的负责人能够肩负起社会责任、持有保护环境的意识,这些废水根本不会在十几年的时间里被源源不断地排入河川之中。

要说如今日本最紧迫的环境问题,便是政府欲将核废水倒入海洋的问题了。如今的日本官员仍没有吸取父辈的教训,只着眼于短期未来的利益,妄想将责任交付给下一辈;

可下一辈人又是否能够切实解决这一问题?又是否会将过错推倒上一辈身上,再将责任推给后世,以逃避现实呢?在我看来,事情似乎正朝着悲剧的方向发展,而依据正是以往的历史经验。

一直以来,在发生重大安全事故以后,多少上级部门不是靠一个鞠躬就“解决”了所有问题的呢?在他们心里,所谓的责任感早就荡然无存,只是打着“道歉”的牌理直气壮地回避问题。若是无法改变这种心理,多少个河川、海洋,都不够他们倒。

这就是这部动画能够在20年后的今天仍坐拥日本动画顶点的原因吧?

它记录的不仅仅是过去的日本社会,也是对未来美好的想象。也许在未来,我们依旧能从中挖掘到新的寓意。

行文至此,我愈发觉得《千与千寻》的历史地位不可撼动了。

03.结语

2022年1月5日,宫崎骏迎来自己的81岁生日,而就在前几天,吉卜力官方也宣布了他的全新长篇动画已经到了收尾阶段,时至今日,宫崎骏仍延续着他的不了神话,将自己的人生都贡献至自己的热爱当中。

一直以来,他都希望以身作则,用自己的作品告诉当代的年轻人:不要被现实打倒,如今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值得让未来的自己回味。

至于这部即将完成的新作又能否带给我们不输于《千与千寻》的惊喜,乃至超越它的电影票房?我们只有拭目以待了。

因域名部分地区污染打不开,现更换新域名:zuisiji.top

用户已同步转移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